智能手机大屏时代:手机到底该不该贴膜?
发布时间:2020-05-21
自从iPhone和Android如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国市场登陆,这些装备有玻璃材质的易碎大屏的机器更加成为了人们倍加呵护的对象,买到手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撕开上面的保护膜,然后为其再贴上一层保护膜,连亲手感受一下玻璃材质触感的机会都没有。
为什么人们会贴膜呢?大部分用户的回答都是:“保护屏幕不被损伤”。那么,手机屏幕真的容易损伤吗?我想说的是,并不全部如此。
首先,损伤的定义有好多种,这里我们只谈论两种:碎裂和划伤
碎裂是由于手机屏幕收到外力冲击、挤压以及温度造成的,不同材质屏幕的韧性不一样,比如塑料材质屏幕韧性高,受到外力即使发生形变也不容易碎;反之玻璃韧性相对小,就容易碎裂。这种情况下,手机贴膜的作用不大,不论是钢化玻璃贴膜还是塑料或树脂材质贴膜,都不能防止屏幕破损,只能减少屏幕碎片对人造成的伤害。
其次是划伤。屏幕是否容易被划伤,要看划与被划者谁更“硬”。这里的“硬”指的便是莫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前者通常用于表示矿物的硬度,而后者表示塑料等非金属材质硬度。我们常见的工程塑料对应的莫氏硬度值为2-3,与指甲相当。而玻璃的莫氏硬度与其制造原料有关,用正长石作为材质的一般在6,而石英玻璃则为7。这里,数字越大表示其硬度越高,莫氏硬度大的材质能轻易划伤硬度小的材质,反之则不易.
人们常见的可能对屏幕造成划伤的物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灰尘(非矿物尘)、沙土、塑料、金属以及矿物制品如玻璃、大理石、花岗岩表面等等。
这些物品的硬度排列大致如下:
花岗岩≥沙土≥玻璃≥一般金属≥大理石≥塑料>灰尘
从这个硬度排列可以看书,塑料材质的外屏非常容易被其他材料划伤,因为其硬度很小。而玻璃材质则不是那么容易被划伤,如果不是长期暴露在环境复杂的室外环境或与一些玉石制品放在一起再或者是跌落到泥土表面,则不会轻易被划伤。即使是金属钥匙,由于其莫氏硬度小于玻璃的硬度值,通常也不会把玻璃材质的屏幕刮花。
既然如此,手机还需要贴膜吗?笔者认为不需要,但也要分情况讨论。
市面上某些贴膜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屏幕,还具备防偷窥、防指纹等功能。出于这种情况考虑的用户,贴膜是有必要的。而就保护屏幕不被划伤而言,贴膜的意义远没有它的实际作用那么强大,消费者还是受心理因素的驱使而贴膜,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贴膜的习惯。
即便贴膜,也不一定好贴。目前屏幕技术发展迅速,窄边框、2.5D屏幕、弧形屏幕等技术越来越常见,例如iPhone XR采用的弧面玻璃,就几乎没有保护膜可以完美将其完美覆盖,用户只能用小一点的贴膜覆盖在屏幕的主要区域,或者花更高的价钱购买液体镀膜或定制贴膜,不仅加大了贴膜难度和成本,实际使用效果还不如不贴膜。
目前市面上的膜种类繁多,价格质量也参差不齐,便宜的几毛钱,贵的上百。从材质上看,还有钢化玻璃、PVC等多种材质,除了钢化玻璃的质感和防划程度与手机本身的玻璃表面相当外,其余的膜在透光性以及质感都不及原厂屏幕。从这个角度讲,笔者也不推荐为手机贴膜。当然从爱护手机的角度来讲,贴膜无可厚非,只是贴劣质的膜不仅影响透光度,影响质感,在揭膜后还会残留胶质对屏幕本身造成伤害,所以大家即便选择贴膜也要选择质量过关的正规厂商生产的保护膜。
从手机屏幕的发展来看,如果未来蓝宝石材质的屏幕成本降低,能够大规模使用的话,手机就更无需贴膜了。因为它的莫氏硬度已经达到9,仅次于人造钻石和金刚石以及聚合钻石纳米棒,几乎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对其造成损伤了。但是手机跌落造成的破碎还是无法避免,只能在工艺上不断提高玻璃材质的韧性来减少破碎可能行。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手机屏幕自身的保护效果还是很强大的,精心使用的情况下,不会被轻易划伤。但是对那些粗心大意的人们来说,给手机屏幕再增加多一个防护, 又岂不是最放心的选择,万一那天手机屏被摔碎了,刮花了,心疼的可不只是手机那么简单。手机是否贴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相信大家的选择是正确的。